编者话:几场寒冷大风,吹去了北京秋天的惬意。11月16日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、阳光明媚,风停云散,我们对两名金猪宝宝的第9次指导在这一样个好天气里如期开始了。两个可爱的小主人公齐聚北京幸福泉冠英园幼儿园,在专家的指导下,在家人的陪伴下,来了一个“近距离接触”,时隔一个月,两个宝宝的家人按照专家的指导是否开展了有效的育儿活动,宝宝哪些方面有了新的提高,带着这些思考,我们一起从下文中寻找答案吧!
姓名:兜兜
性别:男
出生日期:2007年3月1日
身高变化:72→73cm
体重变化:9kg→9.3kg
第9次指导时年龄8个月零15天
姓名:沁沁
性别:女
出生日期:2007年2月26日
身高变化:69.5→70.1cm
体重变化:8kg→8.1kg
第8次指导时年龄8个月零18天
    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幸福泉冠英园幼儿园的一间活动教室里阳光明媚,整洁舒适。程淮教授在这里迎来了两个老朋友——享受按月跟踪指导的两位金猪宝宝,兜兜和沁沁。两位小主人公似乎也受到了好天气及新环境的影响,心情格外的好,活跃、爱笑。
    在兜兜的注视下,程教授将一块红色积木放入一个杯子里,并且口中同时说着:“积木,看,把它放到杯子里”, 然后便将装着红色积木的杯子递到了兜兜的面前。小家伙先是一愣,然后伸出一只手拿住了杯子的手柄,接着另一支手也跟着伸了过去,正当我们准备为兜兜顺利的完成“把东西拿出来”的动作而心喜的时候,小家伙两只手牢牢的抓住了杯子,然后便直接的往嘴边送去。“噢,兜兜是想尝尝杯子的味道啊,呵……”,在一旁的摄影师说道。程教授又示范了一次,但兜兜依旧是对杯子感兴趣,而对里面的积木并不“感冒”,这时教授换了一个方式,将红色积木块包在一团纸里,然后当着兜兜的面,将纸团再打开,取出积木让兜兜把玩,然后再将积木重新包进纸团,让兜兜尝试着打开纸团,取出积木。但兜兜依旧对积木没有兴趣,反到是将纸团牢牢的抓在手中,随后便将纸团撕毁了。“‘打开包积木的纸’以及上次测试中让宝宝‘拿掉扣积木的杯子玩积木’,这些都是测试宝宝认知能力和手的灵巧性的方法,需要平时多给孩子练习的机会,这种‘找玩具’游戏的目的是让宝宝初步理解物体的永恒性,培养好奇心和乐于探索的心理品质。而‘把积木放到杯子里’则是‘主动拿起物品,并有意放下的技巧’,是11个月宝宝的认知能力。”程教授对兜兜的家人讲解道。
    相比对红色积木不“感冒”的举动,兜兜对于手指捏起葡萄干的测试倒是十分驾轻就熟。程教授将一粒葡萄干放在桌子上,并示意兜兜去捏,小家伙马上了解了专家的用意,将一只小手向葡萄干伸去。可能是由于桌子面比较滑的原因,第一次没有捏到,兜兜并没有放弃,继续尝试,这次拇指和食指准确的捏住了葡萄干,此时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微笑。程教授说:“拇、食指能够对捏,说明兜兜的精细动作发展达到了平均9个月宝宝水平,这是我们灵长目特有的动作”。
    此时,兜兜的姥姥告诉程教授,兜兜现在已经会表示“欢迎和再见”了,并迫不及待的让小家伙给我们展示。只见小阿姨报起兜兜,面朝大家,嘴中不时说道:“兜兜,给大家作个揖吧”。这时,程教授也过来主动与小家伙打招呼。只见兜兜俏皮的将两只小手伸到胸前,手掌相握,真的给程教授作了个揖,而且面带憨厚的微笑,十分可爱。兜兜此举逗乐了现场所有人,“我们兜兜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!” 兜兜的姥姥骄傲的说。程教授说,像这种“听指令做动作”的语言理解游戏,宝宝能做得越多越好。
    就在程教授在为兜兜进行测评指导的同时,我们的另一位小主角——沁沁在妈妈和小阿姨的陪伴下在一旁的垫子上玩起了爬行游戏。程教授此时将兜兜也抱了过来。于是,自两名金猪宝宝开展跟踪指导以来两个小家伙第一次“近距离接触”就这样开始了。
    我们的小俊男和小美女先是相互打量了一下对方,似乎感觉对方既熟悉又陌生。这时,程教授在垫子的远端用一个摇铃将两个宝宝的目光吸引了过去,并开始逗引他们共同向摇铃处爬去。沁沁由于爷爷、爸爸等家里人在她刚出生后就对她开展了“家传”式的肢体训练,因此一直以来小家伙在大运动领域始终展现出了超常的水平,此时此刻,沁沁的爬行姿势非常标准,腹部距离垫子有一定的距离,整个爬行都是依靠手臂和腿部的力量完成的,因此动作很舒展。而兜兜更多的是依靠腹部协助手臂和腿共同支撑身体向前爬行,看起来更像“匍匐前进”。程教授说:“要十分重视宝宝学爬、锻炼宝宝爬行的能力。因为爬行至少有五大好处:1、爬行能锻炼宝宝全身大肌肉活动的力量,尤其是四肢活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,是一种综合性的强体健身活动。2、爬行需要大、小脑之间的密切配合,多爬能够丰富大、小脑之间的神经联系。促进脑的生长。3、爬行使婴儿开始主动移动自己的身体,开阔眼界,增长见识,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。4、多爬能增进母子间的交流,并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。5、爬给宝宝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,